中上環半山的古老社區:卅間

在中上環的半山,有一個古老的社區,如今年輕人只知道它位於「PMQ後面」、「蘇豪附近」,而不知道在舊時的香港地圖上,這裏的名字其實叫「卅間」。

卅間的名字,相信源自於1860年代最先建在這個山坡的30間房屋,雖然房屋在數十年後就被拆卸,但名字一直沿用逾百年,用以代表以必列者士街及士丹頓街為軸心的社區。回歸前,這裏被劃為重建項目範圍,引起的保育爭議,讓富有歷史的「卅間」重新為人所知。說是富有歷史,除了因為孫中山曾短住必列者士街街巿前身的公理堂,最近,我們還發現,卅間是全香港文物密度最高的社區——香港的文物密度(heritage density)為平均每公頃有0.1座歷史建築/法定古蹟,而卅間則為平均每公頃有0.95座,在小小的社區,共有8個歷史建築!

 

樓梯街

昔日的華人社會,城裏最重要的廟宇就是守護城鎮的城皇廟。香港在被英軍佔領、中上環開發之始的1850年代,也曾經過有一座城皇廟,位置就在荷李活道石級之上,雖然廟宇在1870年代已消失,不過由這道石級開闢而成的城皇街,則一直見證這裏的發展,至今已百年。

而在城皇街旁的樓梯街,甚至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,它建於1841至1850年,由皇后大道中一直延伸至山上的堅道,是連接山上住宅與山下商業區的重要街道,而位處山上的一段樓梯街附近,由於交通相對不方便、租金相對便宜,是昔日華人聚居的地方之一。亦因如此,沿樓梯街拾級而上,可找到不少歷史建築,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所、文武廟、醫學博物館等。

 

網路圖片

文武廟

雖然城皇廟早已消失,但比城皇廟更早興建的文武廟,則仍然屹立在荷李活道,為區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、唯一的法定古蹟,同時是卅間唯一現存使用傳統中式建築方法興建的建築物。

文武廟估計建於1847至1862年期間,由華人富商興建,除了供奉神明,早期的香港廟宇,還有重要的社會功能,作為附近居民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地方。文武廟不止在中上環有其重要性,在全香港所有廟宇之中也具有象徵意義,1908年,政府甚至為文武廟的管理權而制定了《文武廟條例》。

到訪文武廟的時候,除了可以裝柱香、拜拜神,也不妨留意建築物的裝飾細節,例如精緻的陶塑、花崗石雕刻、木雕、灰塑和壁畫,從精湛的工藝技術欣賞這座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。

 

網路圖片

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所

沿樓梯街一直向山上爬至必列者士街,首先看見的紅磚建築物,就是屬於一級歷史建築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所。除了我們所知的基本歷史,如魯迅曾在此授課、日佔時期曾收容逾千個難民等,這座紅磚建築物亦是鼠疫之後,太平山被重新規劃的見證之一。

 

網路圖片

1894年的鼠疫過後,界於樓梯街至水池巷的一段必列者士街,連同太平山街一帶土地被政府強制收回,居民被逼遷出、建築物被清拆及重新規劃。受過衛生環境惡劣而引發大規模鼠疫的慘痛經歷,政府為避免居住人口過密,這些強制收回的土地,只有部分重新興建住宅,其他則被剷平,改成公共空間及社區設施如學校、教會等,當中包括在這段時期興建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。

 

網路圖片

鴨巴甸街及士丹頓街交界地下公廁

在1918年落成、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鴨巴甸街及士丹頓街交界地下公廁,同樣是因鼠疫而出現的建築,雖然已不開放使用,但它是香港公共衛生歷史的重要見證。在鼠疫發生之前,因為唐樓沒有廁所,華人家庭每日靠「倒夜香」處理排泄物,直至鼠疫讓政府發現華人居住環境惡劣,於是在1901年開始,陸續興建公廁及公共浴室,而因為土地問題,不少公廁向地下發展。時至今日,仍可找到的地下公廁不多,鴨巴甸街這個是其中之一。

 

網路圖片

前必列者士街街巿

如今活化成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前必列者士街街巿,則是卅間另一座列為歷史建築的公共建築。在日佔時期,卅間被嚴重炸毀,幾乎夷為平地,及後政府決定重建整個卅間,而必列者士街街巿就是新規劃中的其中一座公共設施。必列者士街街巿在1953年啟用,樓高兩層,設計樸實簡約、沒有雕啄仔細的裝飾,深受當年流行的現代主義影響。

 

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

必列者士街街巿對外的,就是我們所熟悉的PMQ、即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。在建成宿舍之前,這裏本為孫中山留有足跡的皇仁書院,同樣在日佔時期被炸毀。在戰後的規劃中,警察宿舍原本的選址並不在如今PMQ的位置,而是在士丹頓街對上的土地,但由於宿舍有約8層高,當時的官員提出反對,指建築物太高會阻擋山上住宅的景觀「(block the light and view from the good class property further up the hill)」。結果,宿舍最後建在原本的皇仁書院位置,而一度打算在區內重建的皇仁書院,但由於政府與業主商討無果、收地成本太高,最終決定遷址至如今的銅鑼灣高士威道。

 

士丹頓街88至90號

士丹頓街88至90號唐樓,除了因為是屬於《華僑日報》創辦人岑維休的物業、而具有反映中上環昔日報業歷史的意義之外,它亦是組成卅間社區特色的唐樓之一。因為被炸毀,卅間戰後的重建規劃,使卅間範圍內有大量建築在50年代同時興建。雖然它們並不是來自單一建築師或發展商的手筆,但它們在規劃上相近、位置彼此鄰近,我們若從士丹頓街往上走,不論是沿徑華賢坊西、華賢坊東、中和里抑或城皇街,皆可見一排排3至4層高的唐樓整齊地建在山坡之上。

 

荷李活道60-64號

荷李活道最有名的,除了是古玩店成行成巿,就是「公利真料竹蔗水」。它座落的唐樓是一座建於20年代的歷史建築,而在土地紀錄中,這裏的契約早在1850年代生效,可見它見證的是香港最早期的城巿發展歷史——在香港成為殖民地不久,政府就開始了劃地拍賣,自此,賣地收益及地租成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。最先的土地買賣,是維多利亞海旁的地段,其後進一步向海旁及山上延伸,包括荷李活道一帶的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