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後的香港,我們嘗試透過「MADE IN HK 2.0」重新尋索以這城作為一個家的可能,希望以在地製造再次建構起另一種文化身分認同。如果這場屬於香港產業鏈的實驗至今仍是方興未艾,那麼對岸台灣的方法其實充滿了參考價值;因為早在廿多年前,台灣的設計師便開始了「以器物言語」,通過創意革新在地工業,最後重新演繹出了一個更美好的「MADE IN TAIWAN」的故事。而在2007年成立的《TOAST LIVING》,便是這場台灣設計新浪潮的領航者之一。而創辦人SEAN(林雍順)想要做的,就是以現代設計的「器」,搭載傳統工藝的「道」,將台灣在地工業的老好技術和材料展示給全世界知道。「家其實就像一個容器,只要你把喜歡的家具器具逐件放進去,這個空間便能慢慢累積出屬於你的風格。」這種風格,是一種美學上的共通語言,更是建構起在地文化身分認同的起點。
設計師的社會責任
「吐司是許多餐點的底,少了它整道料理的輪廓就沒了。」延續SEAN的比喻,如果家是一個容器,那麼生活就是一片白吐司,讓你可以放上自己喜歡的配料,轉化成不同的美味料理,這便是《TOAST LIVING》的由來。「我們覺得這些家品和家具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角,它們會令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,但不見得都是很當眼的東西。因為我們的風格是挺中性的,就是比較低調但你隨時都需要它的器具。」SEAN希望他們的產品都能擁有一種「潤」的感覺,「潤」就是溫潤、滋潤、潤澤,包含著中庸的精神。所以SEAN所追求的設計理念,不是局限於風格,更像是一種源自東方的氣質和韻味;不在視覺上直白表述,而是蘊含在產品之中通過材質才表現。「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,其實台灣和與香港的生活文化已很類似,一直都有其他文化進來,不管是華人、日本或是歐美國家,其實我們都慢慢把這些東西MIX在一起。所以,我們反而不會想做調性很清楚的東西,而是更希望用上帶工藝感的材料,讓大家握在手上去感受。像是陶瓷和玻璃;這兩年我們也嘗試使用木頭或台灣大理石作器具,希望儘量減少塑料的使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