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山上的紅磚大樓 前終審法院的前世今生來生緣

在中環核心範圍的開端、皇后大道中的起點,發展商與銀行總部的摩天大樓之間,有一座小山丘,十年前,這裏為了政府合署建築群的去留,爭論之聲沸揚了好一段日子。不過,另一端的山邊,則安靜地佇立著一座百年紅磚古蹟建築——人們或許認得,它的前身是終審法院,但早在它成為法院前的80年前,它其實是法國外方傳道會在香港的傳道總部,當時圍繞它的,有英國國教聖公會建立的聖約翰教堂、第一代的政府總部建築物、閱兵場,而它的所在地,前身是首任港督砵甸乍命人興建的永久官邸。

談永久或許太浪漫,但這的確是昔日人們對重要建築物的期許。後來改建成的傳道會大樓,經歷103年,時至今日屹立不倒,獲得了今年頒發的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保育大獎。遠道巴黎尋找歷史的保育團隊,翻看大堆文件、書信,「它是用了當時最好的建築物料和技術,來興建這幢遠東區傳道總部,讓它能夠屹立逾百年。」

負責整個復修項目的保育建築師應義倫(Raphael)說,在承接這個項目之初,他其實對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所知甚少。中學在中西區就讀的Raphael,對它的記憶來自中學年代,「那時候我每天都會途經這幢當時用作高等法院的紅磚大樓,並曾經與同學在裏面的飯堂吃午飯」。當然,他當時並沒有認真留意它的建築細節,直至多年以後的這次復修,有機會回到舊地,發掘出的歷史全對他來說都是「新事物」。

「原來這幢建於1919年的大樓,自1952年開始成為了政府物業,不單只曾用作高等法院,還有維多利亞地法院、教育署辦公室、政府新聞處辦公室等,於1997年改用為終審法院,直至2015年。大樓在這數十年間經歷不同的改建,但其整體佈局和外貌大致保留了原有設計。」如今,大樓仍然找到傳道會的痕跡,例如正門門拱上的「MEP」,正是它的法文名稱「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」縮寫。

用最好的建築材料、不惜工本,在當年作為維多利亞城權力及經濟核心的政府山上建立總部,法國外方傳道會,是十七世紀的羅馬教廷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海外傳教組織。為了還原關於這座大樓的歷史,保育團隊遠赴巴黎總部,這除了是對尋找歷史的熱誠與堅持,還需要緣份。Raphael記得,數年前接下項目時,他與保育顧問Henry通電話,剛巧Henry身邊有一個比利時籍的訪問學者。「他不懂廣東話,但我和Henry談話中提及『French Mission Building』引起了他的注意。他之後毛遂自薦到法國外方傳道會的巴黎總部尋找有關紀錄。經過多次到訪,總部的修女被他的堅持打動了,拿了一大堆文件給他,當中包括很多珍貴的設計藍圖、相片、書信等。」

得來不易的資料,讓建築團隊得知不少當年建築設計的細節。「大樓的建築師林吐露(Alexander Colbourne Little)應傳道會的要求,採用了當時最好的建築物料和技術來興建這幢遠東區傳道總部,例如外牆的紅磚和花崗岩石都是當時上佳的建築材料,而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橫梁,是當時愛德華年代的先進建築技術。」

在香港執業多年的Raphael,過往負責不少將舊建築改建或者加建的項目,近年投入不少時間在復修及活化歷史建築,包括太子道西202-204號的二級歷史唐樓、以及一級歷史建築虎豹別墅。不過,處理有逾百年歷史的法定古蹟,則還是第一次。

要處理歷史悠久的每個部分,當然是一門學問和考驗。「​​在保育這百年大樓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細心處理紅磚、馬賽克地磚、木材等舊有建築材料。例如在原有小教堂裏的馬賽克地磚,擁有高雅細緻的花紋,但因之前用作法庭時的機電裝置而有部分地磚損壞了,因此師傅要先從內地找來配合原本顏色、形狀和大小的新馬賽克地磚,拼對無誤後,再把損壞的小塊地磚逐一移除、補上。」除了嘗試尋找可以代替的建築材料,復修過程中也嘗試用上當年的傳統技術,例如一百年前非常普遍的「草根灰」。「草根灰是一種混了禾稈草的石灰批盪,它的傳統製造過程非常繁複:師傅一方面要找來合適的禾稈草,切成細段,浸泡在水中備用;另一方面要將石灰石放進水中,經過化學作用釋出蒸氣後,浸泡逾兩個月方能形成適度可塑性的石灰,依照傳統配方渾入禾稈草細段,限時塗上磚牆。」

復修歷史建築,另一個困難,是要如何定義「原汁原味」,尤其對於有百年歷史、而當中轉換過不少用途的建築物。「在大樓的百年歷史中,曾用作不同的用途,留下一層一層的歷史和社會價值。基於我們對大樓的研究,細心衡量每一層價值,最終決定盡量回復大樓的原有設計,移除後期的加建和改動,例如拆除終審法庭的後加裝修以回復原有小教堂的模樣,和拆除在中庭內後加的升降機以回復其原有的空間氛圍。」

 

PHOTO BY KAYAN (INTERVIEW)、建築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