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長壽音樂劇的可能陳恩碩以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作實驗
人物專訪葵興一個商廈中,藏著一間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的門廊,裡頭有一所KO'S COFFEE及一所爆炸戲棚,陳恩碩(TOM)來回其間,雖然不在台上表演,但他的身影幾乎出現在任何地方。有說劇場是表演工作者的第二個家,對集監製、編劇、導演、作曲、填詞於一身的TOM來說尤其如此。而這個戲場的家,竟是由他一磚一牆建造出來,裡面暫時只會長演一部音樂劇: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。香港第一部長壽音樂劇,就在2022年9月正式展開旅程。
TOM自小已很喜愛音樂劇,但直到讀大學時在英國看了很多演出,才真正打開了眼界,如何令觀眾著迷的商業計算,都比香港的高出一個層次,所以在大學萌生了一個念頭:香港會不會也可以有一個長演的音樂劇?所以2017年回港後,就在新光戲院做了一個月《我和青天有個秘密》,但這部戲面對很大財政困難,因為需要一千人一場,並不容易回本,而且音樂劇比一般話劇成本高很多。「我在2018年讀碩士時就研究:如何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讓音樂劇步向商業化,分析英美及亞洲鄰近地區音樂劇的商業模式,這些模式能否移植到香港巿場,令香港有可能出現商業或長壽音樂劇。希望令大眾覺得舞台劇可以是生活一部份,人們不需預早買票才看到音樂劇,而是如戲院一樣,隨時有空就可以買票入場。」
香港話劇發展很成熟,高水準亦有很好的編劇導演,但一直以來舞台劇巿場都很小,很多舞台劇因為宣傳不足,亦缺乏巿場推廣,場次不多銷量也一般,而演出期太短,令其口碑無時間傳播出去。所以如果香港出現長壽劇這種商業模式,是否可以解決到這個問題,令高水準的舞台劇能拉長演期,有時間去累積口碑?「音樂劇還有很遠的路要走,摸索空間亦很大,外國近年有很多成功例子,如BOOK OF MORMON、WAITRESS、其中漢密頓能賣出整整一年的場次。但外國商業音樂劇有超過一世紀的發展歷史及文化底蘊,而香港的廣東話音樂劇之初,依然要提注阿姐和羅文的《白蛇傳》,我們只做了幾十年音樂劇,好處是我們有很多案例可以研究,英美亞洲各地音樂劇的成果都可以參考,如何能證明給大眾,這些音樂劇是價值幾百元,而在觀影中可以取走的東西是其他媒體不能取替的,這才可以證明劇場表演的存在價值。」
長壽音樂劇的專屬場地與資金
第一步是找場地,當年TOM在新光戲院做《我和青天有個秘密》,但他們只能給一個月演期,一個場地不可能只給一個機構使用,要因著公平使用原則需給其他團體機會,安排很多其他表演。而康文署場地更只能給兩個星期,包括入台及拆景,時間上相當不足,即使短期表演也很難準備。TOM不斷探索非政府的公營場地,例如演藝學院,近期的《最後禮物》能租用兩個月已經最盡了。所以最後決定私人經營,最初在工業大廈22樓裡表演,希望能一直演下佢,但因為第三波疫情而擱置,TOM把心一橫不如找一個切切實實的地方,開展一個只演一部戲的新劇場,堅持用商用地舖,希望能更親民,公眾逛街經過就能進來看劇,但同時很多硬件需要配合,地舖的面積及樓底可以放入整個舞台及斜觀眾席,亦需要大廈的結構及機電消防等,能符合與政府申請娛樂牌照的條件,這是最難的第一步,多方探索最後找到爆炸戲棚。
在如此有限的空間內想有很多嘗試,但要現實環境能配合,包括整個場地的形狀如何,如何在這個資源裏完成我們要完成的任務,有很多位置需要妥協。最初TOM想做一個170座的劇場才可以勉強回本,但設計圖出來,申請娛樂牌照時就需另作考慮,例如走廊位置需要1.2米闊,加設出口等,最後食環署只批150個座位,這只能妥協,重新去調整預算,再與投資者商量。另外舞台空間較狹窄,樓底又矮,但整個戲要呈現的場景有很多,如何在這個有限空間能變化這麼多場景,舞台又能承受得到,只能靠設計師去周璇整年,才出來今天看到的劇場。
「我們為了配合劇場,劇本要作多番微調,刪減一些不必要的事件,把笑位更突出令追看性更大,歌曲亦有作調整,所以劇本現在已為第七稿。最大變動是導演處理手法上,因為現在有度身訂做一個場地,例如升降台或電索跌布的效果,加上整場都有很多一景多用的佈置,其實也因為場演義遷就場地。而亦有為劇本度身訂造之處,場外CAFE就是戲中那間店的實體店,整個劇場裡看到都用深藍色作主調。舞台上佈景出入的軌道因為要用一年,所以都交由裝修師傅去做,達到裝修規格才嵌景,令整個佈景可以用十年也完好無缺,早在建築時就要思考佈景要如何處理,到加入台燈聲已經有一些合乎規格的佈置安裝起來。」
第二步是資金問題,以往為什麼沒有長壽音樂劇,是因為這筆預算計算不出來,雖然理論上若干年後也有可能自負盈虧,但真正能令商業機構支持這個如此非商業的項目,是用背後的理念去打動他們:究竟香港出現一個長壽音樂劇,對文化藝術界及商界旅遊業各方面有什麼好處,令大家覺得長壽音樂劇有出現的需要,而如果這件事真的可以執行出來,對香港整個表演藝術行業都會有正面的影響,所以令我們很想去走這一步。但長壽劇的商業模式很不同,以往一次性表演只會以一個項目去計算,需要多少場表演,入座率大概需要多少,如此預計收益。
「但長壽劇的計算就像開餐廳,計算籌備成本多少,每個月的營運成本又多少,但其實不會清楚會做多少個月甚至多少年,只能計算要做多久去回本。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每晚都有接近30人參與表演,台前幕後加起來超過50人,長壽音樂劇不能逐場去計錢,因為要佔用演員一年的檔期,要用合理的月薪計算。而身兼導演及項目監製,洗錢管錢都由自己決定,我們期望表演能演出一兩年,希望能在當中回本。但其實好像一個無底深潭,甚至如果票房失利到甚麼程度,我們要去停止整個表演,或換另一個表演亦需要考慮。」
長演之下的表演馬拉松
第三步是找演員,挑選演員的質素相當重要,始終是一個長壽音樂劇,亦並非在工業大廈演出,而是開放給全港人觀看,大家進來有不同目光,有支持亦有批評的,需要更專業的演員,雖然來自五湖四海,在CASTING時已很有水準,但在香港要找到唱跳演兼備的演員相當困難,通常只能找精於一兩項,然後再透過訓練去打磨演員的弱項,所以TOM要為演員安排三個月的排練期。除了他自己主力訓練之外,亦有一些前輩在團隊之中,有專業的歌唱及表演顧問,「例如邀請了GARY哥哥擔任團隊的培訓及發展經理,他是演員出生,所以能分享一些演員的經驗,如何做能令自己更加準確,團隊大家幫忙去令整件事更加好。」
香港缺乏長壽劇的訓練,長演如何保持自己的水準,如何做300次以保持第一次做的新鮮感,如何有在當中與角色一起成長,找到更多的意義,如何不因觀眾冷熱不同而影響演出,只能夠在排練時給他們一些提示,還有很多長演上要注意的操守提醒,「例如他們需要訓練自己的體能,以應付一星期六場表演每次三小時不停演出。但再厲害的演員也有可能失準,他們亦兼職演出有的早午要工作,晚上來表演,可能因生活及心情狀態而影響演出的高低起跌,是需要不斷去提醒他們,希望他們表現到一個專業演員的心態及質素來。」
「為了持續改進,我們8月做彩排時, 中午會召集演員去重排一些場次,再作調整,做彩排時日會處理很多技術性問題,但在預演面對觀眾時他們的反應,亦更加知道一些戲劇效果有效與否,我們就去作出微調,我們會在中午或不需演出的日子在調整,令長壽劇能更精益求精,這件事需要不斷去做。而長壽劇演下去總會有人生病,所以我們需要很多替補演員,隨時頂上主角或任何角色,這就類似外國大劇場運作模式的低配版。」
令音樂劇成為香港文化
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只是一個開始,TOM並不期望這個長壽劇能改變到多少文化,但這是勢在必行的,終極目標並不是這個長壽劇的成功,而希望使音樂劇能成為香港的一個文化,大家除了其他娛樂外,亦會想起原來今晚可以看一場音樂劇。TOM相信廣東話市場可以如韓國一樣成功,外國的音樂劇會集中在一個區域之內,一兩個街口就有一個演出場地,例如韓國集中在大學路。而香港本身很細小,似乎不需要集中在一條街內,最理想是十八區每區也有長壽劇,就算旅客來港就可以巡遊不同區域的音樂劇,從而探索香港的地方,是相當理想的想法,但TOM相信香港觀眾的質素是有潛力達到這個目標。
TOM覺得香港人很喜歡貼地的事物,以前寫《我和青天有個秘密》回來的意見是很離地,所以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最初似乎太貼地,覺得很難用音樂劇這種昇華了的藝術形式去講述,但即管嘗試去寫,完成後原來觀眾是很喜歡這些貼地題材,只是用很離地的形式包裝,而貼地的意思是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,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,而這種題材也有它的市場。「作品的貼地,並非因為是一套追夢劇,而是有關遺憾,使用愛情去做一個引子,不論是青春期在愛情上,與家人關係上,追夢上的遺憾,人如何去對待自己的遺憾呢,所以整部劇並不是講述年輕人,嚴校長才是主角,她只是藉年青人的作為,回看自己在青春之後錯過了什麼。」TOM跟很多上年紀的朋友聊天後,發現很多人到一定年紀回頭看必然有遺憾,即使遺憾不太大而他們亦非追名逐利,但亦有些他們很想達到但最終沒有實現的事情,這是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這部劇的方向,很想藉這部劇去引起這些議題,令大家看完會有所反省。
但做一個原創音樂劇其實風險是很大的,即使百老匯和西區的音樂劇,九成也是改編自一些記性的文化產品,例如小說、電影、紀錄片或電視劇,所以《我們的青春日誌》作為香港第一套長壽劇,卻是一個完全由零開始的原創作品,是相當大膽的,但過去三年這個表演的觀眾反應及入座率,令TOM和投資者都很有信心。因為並不單靠宣傳,而是贏得口碑傳播出去吸引新觀眾,當然長壽劇是新的商業模式,一個受觀眾歡迎的劇作能否因而生存,就不得而知。藝術與商業在TOM來說並無衝突,TOM的製作是想與觀眾交流,所以並不會做一些觀眾不想去理解的事,只是很直白地把想表達的在表演中告訴大家,他不覺得製作人需要透過「藝術」告訴大家自己學識有多高:「商業化就是做一些大眾想看的是事物,而商業演出其實當中也蘊含了藝術的元素,音樂歌詞台燈聲設計是藝術,演員演繹也是藝術,我不需要用藝術去包裝藝術,反而用糖衣去包裝藝術令大家更能接受。」
TOM下一步會和身為總監製的蛋哥一起製作《小男人週記》音樂劇,亦希望這個表演可以做成長壽劇,但很不同的是整部戲只有數位演員,由他們去演戲中所有角色。為此他做了很多研究,看齊《小男人週記》80年代的電影,去取得那年代的氛圍,亦即有問蛋哥的創作意圖,可能是男女的愛情關係,如何看待事業與柔情,而又如何活化這部電影。TOM希望聯繫80年代的人物與今天觀眾的感同身受,亦會編劇導演監製作詞編曲全方位製作,因為這樣才可以保持演出的統一性,但TOM自認會有很多盲點,所以會做很多試演團,讀令大家可以有很多意見加入其中。「希望《小男人週記》音樂劇作為一個由電影、小說到廣播冉到劇場的跨媒介作品,能吸引完全不同的觀眾群。觀眾看完一部音樂劇亦很有可能連帶看另一部,可以擴大整個觀眾量。吸引新觀眾,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,所以團隊積極做學校巡迴表演,老師校長資助一半,學生只需半價就可以來看到音樂劇,而這班學生真是香港的未來,如果可以把音樂劇成為年輕人也會享受的潮流的話,必需要從教育開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