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護木石磚瓦中的傳統文化 古建築修繕師馮偉強:修繕是為了傳承!
藝文札記雖然香港現已為一個國際大都會,但每當我們遊走新界的傳統村落時,不難發現前人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築,甚或幸存於繁華市區的一隅。「香港的(中式)古建築,內裡都盛載了前人對儒釋道文化的嚮往。所以,修繕其實就是一種傳承,讓那份對於真善美的追求,能夠通過建築物,一直世代相傳下去。」香港古建保育協會副會長馮偉強如是說。
既是工藝傳承也是思想傳承
在新田長大的馮師傅,自小便跟隨父親在村內從事建築修繕工作。他形容童年時的新田,四處都是傳統的客家青磚屋,只是來到今天差不多全部都變成了三層高的西班牙式別墅。「當時村裡只有阿爸是泥水師傅,所以但凡村屋有損壞,鄉民都會找他幫忙修葺。每次阿爸都會以一支汽水作為報酬,利誘我去幫忙推沙泥。最初我眼裡只有汽水,但慢慢就發現那些青磚屋上,原來都畫滿了花鳥蟲魚,很是好看。我對於古建築的興趣便由此而起。」
中學畢業後,馮師傅便順勢學做裝修。一次機緣巧合,判頭知道他會畫中國畫,便找他幫忙為一批簷口板上色(五彩)。沒想到臨時頂上的馮師傅,竟贏得客人的讚賞。他表示「箇中最大的原因是我懂得多一點中國文化,知道用色跟西方不同。」隨後,馮師傅被委託在廟前畫一幅《天后救子圖》壁畫,客人同樣大感滿意。自此,馮師傅一直受委託從事其他古建築修繕的工作,「就是這樣,我便誤打誤撞地入了這一行。」
馮師傅認為,中式古建築跟西方建築最大的不同,在於環環相扣,而且當中的一磚一瓦一樑一柱一木都隱含著不同的寓意和心思。「以前的人起屋真係很叻,在選址的時候便已經全盤想好了要怎樣建。一開始一定會選一處近水源的地方,因為是農業社會嘛,水就是生命。客家人喜歡選上游,廣府人就習慣在下游,各有各的原因。然後,由於以前沒有電,所以他們很懂得借用自然光,門和窗的高度,全是為了配合採光和通風的需要。屋頂方面,以客家人的青磚屋為例,你會見到有些尖一點,有些則比較平,為什麼會這樣呢?原來,如果那間屋是建在當風的位置,屋頂便會尖一點,利於擋風去雨。所以,一間古屋裡,所有的建築設計,其實都有其功用,並且會因應環境的不同而靈活地作出適當的改變。我們做修繕時,真的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。」
相對於客家人的低調,廣府人明顯張揚得多。馮師傅說,兩者最大的分別,在於廣府人很看重裝飾性,屋裡會用上很多彩繪、灰塑、琉璃,色彩繽紛,而且每一間屋亦能反映屋主的性格或對人生的追求。「廣府人的屋𥚃裝飾真係特別多,由前進到後進,左中右門口,還有門廊等地方,都掛滿了對聯、牌匾、圖畫,或是其他富故事性的裝飾。但無論是文人或是商家,大家所要傳達的訊息都差不多,都是導人向善或是處世保命之道。例如新界的鄧氏家族,他們散落於粉嶺、元朗、錦田各地,每個地方都建了宗祠,每一座都很宏偉,內裡也掛滿了各種牌匾,形形色色、琳瑯滿目,但說來說去其實都是同一個MESSAGE(訊息),就是叫後人要團結、要和睦。這個道理對於以前的新界人來說,尤其重要,因為一個族群不團結,就抵禦不到外敵。」
牽一髮動全身的古建築修繕技藝
古人建屋,不只為了個人,更是為了子孫能夠世代享用,所以房屋便成為思想傳承的載體。它不只包含中國文化裡與大自然共存的哲學,亦盛載儒釋道的人文精神。所以,修繕這些老房子,也等於幫助這些傳統的老好價值觀,能一直留存下去。可是,現代人卻未必懂得箇中的道理,欠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美術的理解,甚或將古建築修繕工藝視為一般樓宇的維修保養。
「古建築修繕不是現代裝修。你不能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而是要考慮到整個人的安危,這有點像中醫的道理。例如做一面牆之前,我們要先計算它的承托力夠不夠;要開窿的話,哪個位置才是最適合,不會破壞石和磚的結構,並非隨便釘個假牆身上去就可以。還要考量通風,因為這些泥磚牆,一旦受潮,濕氣被焗在裡面的話,很容易就會剝落鬆開,結果整面牆修好不久後便會倒塌。」所以,每一單工程都需要事前做大量勘察,而且除了巧手的工匠,還需具備歷史知識的保育師一同參與。「有時遇上古建築損壞了,我們又沒有相關的照片和資料時,就特別需要保育師去研究其他同年代類似的古建築風格,把各種歷史背景資料搜集回來。這樣工匠們才有據可依,盡量還原古建築的面貌。」
然而,一座老房子由地下到屋頂,並非每個人都能完全掌握所有環節。可是古建築卻是一環扣一環,若不通曉每個環節,在修繕古建築時便容易出現問題。雖然這幾十年來,社會已投放了不少資源進行古建修繕,可是馮師傅認為教育和推廣亦同樣重要。「即使有人想學(古建修繕),也不知去哪𥚃學。這方面相比起中國和台灣,香港仍然處於較落後的階段。」
保育應由教育做起
引入外地專才又是否可行呢?馮師傅搖搖頭說很難,因為香港的情況比較特別。「香港的古建築什麼都有,除了客家、潮汕、廣府之外,日治時期留下的建築也有,葡式的也有,西式教堂也有。雖然台灣會比較接近香港的情況,但他們始終較熟悉閩南和福建的系統,不會很了解香港的複雜性。北京做故宮的那些師傅又行不行呢?其實又不行,因為我們未去到那種水平,我們做的是農屋村房,跟皇宮的層次差太遠了。而且外地的高手來到,也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,始終不及本地人熟。」
於是說到最後,還是要從最根本的教育做起。設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內的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」於2016年起啟用,向公眾推廣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(非遺)。在現正舉行的「循聲覓道展覽系列」中,更以三棟屋這座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作為例子,為大家介紹這座古建築的理念、佈局、用料,以及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。
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,馮師傅也樂於參與非遺中心舉辦的相關公眾教育活動,介紹客家瓦和舖砌原理。另外,「青磚牆是怎樣舖的,以前通常是三順一丁,即是三行打橫一行打直地排。這樣排出來的磚牆會比較堅固,比較節省青磚。後來又發展出五順一丁、七順一丁。但不說不知,原來以前的人會舖兩道牆,在牆與牆之間留有空間。一來是為了隔音,二來這個空間也可以用來收藏貴重物品,有防盜的功能,哈哈。」
除了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外,是次「循聲覓道展覽系列」還介紹其他本地非遺項目,例如有獅頭紥作、花牌、廣彩等製作技藝,務求讓大家從走進三棟屋博物館開始,便能感受到前人的生活面貌,再而探索香港非遺的多樣性。正如馮師傅所說,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環環相扣的,只有當我們懂得欣賞傳統文化,才能有效地展開保育古建築的工作。因為它所盛載的不只是一種工藝,更是一種精神。
「循聲覓道──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」展覽
地點: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(位於新界荃灣古屋里二號三棟屋博物館)
時間:上午10時至下午6時(逢星期二休館,公眾假期除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