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居民細說明華大廈:空間好玩如遊樂場

坐上叮叮,一直坐到港島東區盡頭,就是有近100年歷史的筲箕灣電車總站。下車後,眼前是有名的筲箕灣露天街巿,然後轉身一望,在城隍廟的旁邊,就看見「明華大廈」四字。「以前未有這升降機,我們就行斜路上去。我住在7樓,大廈沒電梯,所以我愛繞到亞公岩道返屋企,亞公岩道一入大廈,已經是3樓,即是行少3層!」

馬雲龍Daniel-是明華大廈的第一代居民,住了近40年

數年前創立香港古建保育協會的馬雲龍(Daniel),在1962年、明華大廈落成之初,就與父母和弟弟遷進入住,是明華大廈的第一代居民,直至約2000年才搬走。搬走20年後,這天Daniel在重建展開前再次走入明華大廈,一切都恍如歷歷在目。「這條走廊是很好玩的地方,頭尾樓梯口的空間,人人都聚在這裏,大人會閒聊、晾衫、打麻將,細路就乜都玩,十字𠝹豆腐呀、一二三紅綠燈呀、跳橡筋繩呀、踢吓波呀⋯⋯」「我們也會在兩座之間的露天台階踢波,經常用錯力把波打進人家的露台⋯⋯」Daniel在這裏讀書、成長、踏入社會,但他記憶裏滿載的,是對小朋友來說有如遊樂場般好玩的屋邨空間。

在不少居民的回憶中,都有這個像陀螺的遊玩設施(房協提供)

至今有60年歷史的明華大廈,與早前剛獲升格為法定古蹟的香港大會堂同年落成,也同樣是受當年西方建築流行的現代主義概念所影響的建築物:設計講求實用,不追求花巧的雕琢裝飾。而這種平實,當然也受制於實際環境,當年在規劃明華大廈之初,香港因為有大量從內地湧至的移民聚居在山邊的木屋和寮屋,正面對龐大而嚴重的房屋問題。於是,政府批出大量土地興建公共房屋,當中不少土地位處發展難度不小的山坡,包括這片筲箕灣亞公岩道山坡。翻看當年香港房屋協會的年報,那時候的建築師司徒惠,花了不少心思在讓明華大廈容納最多居民的同時,確保居民有足夠的公共、社交空間,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。

石造的乒乓球桌也是明華居民的共同回憶

「大約在1962、63年,我也記不起確實年份,我們一家四口搬進明華大廈J座,那時我7至8歲。」Daniel是家中長子,一家人原本居於筲箕灣的板間房,得知入住明華大廈的申請獲批,說當年的人形容開心過中「馬標」。「剛搬進來的時候,覺得自己的單位好大,仲有獨立廁所、廚房,比板間房的環境好好多。」

每層樓的中央走廊,通爽光猛

Daniel一家當年可說是先頭部隊,住進第4座建成的J座7樓。那時候,明華大廈依著而建的亞公岩道仍然在開闢,「每天中午,就聽到敲鑼敲鼓的聲音,提示附近的人這裏要爆石了」,轟隆轟隆地開山劈石,持續了好幾年。在未有地鐵的年頭,居民都會沿斜路出入金華街,去買餸、去乘電車,他還記得出口曾經有兩間大排檔,一間賣粥、一間賣粉麵,從早上到下午都很熱鬧;而在慈幼讀小學的他,則愛從亞公岩道回家,因為明華大廈依山而建、建築物坐落在斜坡之上,亞公岩道入口位於3樓,上樓可以省下跑3層樓梯的氣力。每一座的地下,都有一個有蓋空間讓居民休憩、遊玩

「明華大廈的走廊很特別,兩邊有天井,小時候覺得很通風,而且可以大聲與上面那層的人說話。」他說,當年年紀小,沒有意識到天井的設計有什麼作用,現在投身建築保育、對香港建築物有更深入的觀察後回看,認為這種60年代的公共屋邨,除了用最平實最快捷的建築方法、來解決當年急切的房屋問題之外,還親身體驗了司徒惠刻意營造的公共空間、社交空間:每層的晾衣房、地下的石造乒乓球桌、兩座之間的樓梯和台階,都是居民相見、孩童嬉戲的地方,而每層的走廊就更是連結鄰舍的重心。「每天晚上吃飯後,大約8、9點,有空的話自然會走到走廊兩端的空地」,有人會閒坐、閒聊,夠人的話會開枱打麻將,男童如他則會同鄰居踢波。「上下5層的細路都會一齊踢波,多起上來,可以有20人組隊踢!」

明華大廈

Daniel對於這裏的鄰里關係亦印象深刻——借米借油當然是常事;大人要外出,細路交給鄰居照顧也是常事;家裏煲了湯,會拿一些給鄰居分甘同味;母親沒空到街巿買餸,鄰居還會順道幫忙買。他至今仍清楚記得鄰居的姓氏,回到7樓自己的單位外比劃著:「住在我們對面的姓徐,隔籬姓郭,這個則姓陳⋯⋯」我問Daniel,相隔多年重遊舊地,是否記憶都回來了?「不,不是記憶回來了,因為這些記憶一直都在,沒有忘記過。」

後記
因為重建在即,我有幸獲邀請夥拍香港房屋協會及民間機構,為明華大廈做一趟社區紀錄、尋訪舊居民。「細說明華」社區紀錄計劃,透過人物、建築、及社區參與等記錄明華大廈的歷史及故事,4月25日起陸續上載至專題網頁 www.hshousingstory.net/mwdh/ ,延續明華大廈的文化歷史。